其实很长时间没有在电影院流眼泪了,我自认为是经常性情绪激动而流泪,但是我已经记不起上一次在电影里流泪是什么时候了,而我们的长空之王,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然,不是感动哭的,是气哭的。
我会分出两篇文章,分别阐述这部电影对于试飞员,人民空军和航空工业形象的影响,以及电影所具有的军事硬伤,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对形象的影响。
我们首先来谈论一下这部电影对于试飞员形象问题的影响。
首先一句话,这部所谓的五一电影预售第一名,电影本身就是在侮辱试飞员群体。
首先,这部电影采取了类似于topgun的叙述形式,同时吸取了很多好莱坞式英雄电影的特点,但是很显然,电影并没有做到博才众家之长,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彻底偏离了原本的去歌颂试飞员群体的初衷(我甚至怀疑他是否有如此的初心)。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的试飞员群体是怎样的一群人?
我们的试飞员群体是拥有极高的飞行训练技能,同时忠于人民忠于党,拥有极其强大心态和坚定意志的飞行员。
注意,上述的形容并不是什么对于这一群体中佼佼者的形容,是对于这一群体的群像刻画,也就是说,任何成为一名正式试飞员的战斗机飞行员,他都有在空中独自处置险情的能力,都拥有舍身忘死只为保全飞机的思想基础,以及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科研工作者辛勤劳作成果视作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的觉悟。
这些我们都可以从以往前辈们的群像中了解到:
歼八试飞员鹿鸣东,在首飞任务开始前,曾经对总师顾诵芬说过这样一番话:“你别管,生死的问题对我们飞行员来说,一参军就解决了。”
同样是歼八试飞员滑俊在高空遭遇双发停车险情,当时他的向地面指挥报告“如果实在启动不起来,我迫降直接着陆。”
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的时候他说:“到最后只能这样下去,最低限度有可能把飞机保存下来,人在不在的那都没什么关系……”
同样还是歼八,时任歼八试飞总师张克荣曾经这样说:“作为试飞员,谁都知道新机要摔飞机的,就可能摔飞机,那摔飞机可能飞行员要牺牲了,无非是轮到谁而已,飞行员都有这种思想准备。”
而同样的话语依旧出现在了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口中,当时试飞员雷强面对着面前的歼十战机,作为全国飞过机型最多的试飞员,雷强也难以抑制自己的紧张。
他甚至不敢让医生来测量血压,因为他担心自己的血压过高不满足试飞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说:“宋总,你也放心,如果真的一旦碰到了咱们都不想碰到的问题,只要飞机不是马上爆炸,就是摔,我也想办法摔在跑道上。”
而在电影中,很显然,即使是已经成为了正式试飞员,我们的主角显然也没有如此觉悟。首先在驾驶k8改装机的时候,不遵循飞行训练科目,原本计划好的98度爬升,非要逞强飞99度,没有和相关测试人员进行沟通,甚至没有做好预案就拿着这架无数科研人员汗水凝结成的新飞机去冒险。
甚至于说,后座的老飞已经在不断提醒今天的试飞科目应该是什么样的,甚至于说在进入尾旋之后老飞要求接过操作反而遭到了前舱的拒绝,最后当老飞接过飞行控制权之后,在未获得命令的情况下,就抛弃飞行器跳伞逃生。
这种行为第一,是抗命行为,是新兵大概都不会犯的错误,因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更何况是试飞员群体,第二,这种行为本质是对于战斗机装备的损害,试飞员的任务是测试飞机,不是去淦碎飞机,往往试飞员在飞行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保护战机,所有试飞员都认同的一件事就是,你可以不回来,但是战斗机必须得回来,哪怕摔,你也得给我摔到跑道上来。
而电影中主角的表现就是一个愣头青,这种人别说试飞员了,他怎么进入的空军飞行员序列都需要打个问号。
以上是第一层对于试飞员群体的侮辱,接下来是第二层,也是各个军旅剧经常出现的问题。
在整个剧情中,只出现了一次“同志”,而且还是主角父亲——一个古墓派公知嘲讽主角时出现,其他时间都是用兄弟称呼,甚至于这种所谓的"兄弟情"在剧情后期直接表现为了试飞员的兄弟情和科研人员的科研任务安排的对抗。
我们先不去管这些,因为这在其他的影视作品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真正让我觉得应该把他拿出来说一说的原因是,在电影前期有一个去祭拜烈士陵园的剧情,这段剧情的台词和表演充满江湖气息,甚至于说你把这个环境转变成土匪拜山头都没什么违和感。
整个过程下来,如果你看过边防英雄连队祭拜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烈士的现场录像,感受我们真实纪念英雄的场景,那这一段你一定看不下去。
在这里还是要说一下“同志”称呼的问题,有些人感觉如此纠结同志问题是在小题大做,其实这是一个管中窥豹的问题。
在现实中,解放军的确会在演习和执行任务的时候以兄弟相称呼,但是在日常的组织例会和思政工作中,同志的称呼仍然普遍存在,这是因为解放军的凝聚力不是靠某个或者某几个人用兄弟情将队伍凝聚起来,我们靠的是支部建在连队上,靠的是优秀的政工干部的调解疏导,靠的是大家共同向保卫家国人民的目标奋斗而产生的同志情谊。这种情谊的坚固程度是远远超出所谓的兄弟情谊,也是我们能从井冈山走出,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精神基础。
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会发现电影对于试飞员的侮辱再度加深了。综合排名第一的试飞员居然会和主角产生要打架解决的矛盾,这种事情在解放军任何序列里面都是十分炸裂的。
我们先不说广泛流传的部队基层军官和士官处理打架斗殴的手段,我们就集中说一下为什么试飞员群体里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矛盾。
试飞员作为空军装备研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他们的意见和交流对于飞机的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而试飞工作是一个极其繁琐庞大的工程,不可能由某几个试飞员完成,通常是一群飞行员一起飞同一型战斗机,在这个过程中飞行员需要频繁的交流工作和经验,可能战友的一个意见就能挽救同志的生命。更何况有时候试飞员会搭档飞行同一款战机,而在生死线上磨练出的感情,到了电影中就表现成了,不可理喻的美国高中篮球队更衣室打架剧情。
还有最后一点,我们和这部电影对于科研人员的侮辱一起来说。
在这部电影中,科研人员本身的定位就有问题,甚至于说为了凸显某位giegie的能力,把原本属于科研人员的工作直接转给了主角(比如说,需要giegie重新发明反尾旋伞),甚至于说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强行让科研人员犯了很多低级错误,违反了不知道多少章程规则。
同时在电影开场就让我血压拉满的问题就是,他几乎无视了中国航空工业几十年来的不断发展,草率的将敌我双方的技术差距归结为心脏病,全然不顾心脏病问题在新世纪经过发展已经逐渐解决,现役战斗机基本不存在发动机问题。
更加可笑的是,主角在歼十发动机战斗中停车之后得出了我国飞机心脏病是大问题的草率结论,结果歼十用的是俄罗斯发动机……
我们回到一开始说的问题,电影中,科研人员的形象,试飞员和科研人员的关系,科研试飞工作的流程被彻彻底底改变了。这部电影为了所谓的“主角成长”,损害了科研人员形象,将科研人员和试飞员经历生死线考验的关系简化成“试飞员拿命赌你科研人员是错的”地错误总结,同时将应该科学研究组织记录的试飞任务,简化成了试飞员主动报名+军事主官一拍脑袋的决策流程。
最典型的问题就是造成073牺牲的试飞任务上,那场任务验证的是发动机在空中遭遇导弹尾烟造成发动机喘振的相关研究,在没有经历发动机风洞测试就直接上飞机进行测试,最终造成机毁人亡的一等事故。
而且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就是发动机和弹射座椅的问题,我国战斗机飞行员没有人因为弹射座椅的质量问题导致牺牲(所有弹射后导致的牺牲基本都能归结为飞机姿态和弹射座椅本身的技术限制),这是我们军工生产和地勤保障的优秀成绩,是航空工业的成绩单,却在电影中强行安排了这种剧情杀。
也许在这里还谈不上对于航空工业的侮辱,真正的问题在于,电影所表现的飞机技术差距,不光没有讲明白,反而是揪着心脏病这个航空工业付出数十年艰苦努力最终解决的问题反复提及,而且在讲述的过程中丝毫没有讲明白我们的心脏病是怎么解决的,我们的航空工业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反而上来为了塑造稀烂的主角“成长历程”直接故障坠毁了。甚至于说和同一架飞机上的老发动机一起寄了。
那你这心脏病解决了个寂寞?
而且长期困扰我们的战斗机心脏病问题是,无法批量生产符合标准的发动机,导致相当多的战斗机被迫下马或者改变构型来适应落后发动机,而不是说我们生产出的发动机可靠性差飞着飞着就会炸
总结一下,这部电影,如果对于一个有相应电影鉴赏能力和军事常识的人去观看那一定看不下去,在没有相关了解的观众中会对我空军试飞员和科研人员乃至航空工业留下错误的印象。总之,答辩。
除此之外,对于碰瓷我们敬仰的烈士和81192,和具体的军事常识错误在下一篇文章里进行讲述。
标签:
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