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战略
(资料图片)
人生,是一个长期持续进行决策的过程。做好外部的事情的前提,是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内在。内心的秩序与外部的决策越一致,在持续决策的时候,尤其遇到关键节点的决策的时候,就越从容、淡定,越坚强和有韧性。如果每次决策,都是一种内部的矛盾和消耗,是无法长久的。最后顶尖高手的PK,说白了,某种程度,是这种内在力量的比拼。正如如果你对这种决策觉得不费力,感觉有动力,但是另外一个人觉得累、疲惫,这样前者一定更有耐力。
实对个人是如此,对组织也是如此。组织是由内而外的一个有机整体,最内核的是组织的信仰、文化、价值观。对于组织整体而言,从高管到一线员工,有多少人能够调顺,让这种一致性和更多员工达成同频,组织的内耗就更低,所谓上下齐心齐欲的力量。
何一个个人,处于心流状态,是最佳的状态。心流状态是处理比自己已经能够handle的事情难15%的事情,再难就压抑,再简单就厌倦。那么对于一个公司组织,是面对着大大小小难度不一的挑战的,如何把每个人放到相应的位置,让更多的人处于心流状态,是组织的设计和管理者要时刻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会带来更好的团队精神面貌,最后落实下来的,就是公司自内而外的气质,和具体的业务结果。
是非常难看到自己的局限性的。解析能力的差距,往往比信息源的差距要大。绝大多数人,只是看得见,听得见自己理解框架下的东西。这个道理每个人也自己都觉得懂,也都认为自己是开放的人,反倒在看别人的时候,能发现问题,这是最有趣的。对人如此,对组织也如此。组织是人的集合,当组织解析信息,面对信息变化的反馈能力出问题,组织的生命力就衰竭了。核心管理层脚如果不在泥巴中,是感受不到传递过来的信号的。
人是需要镜子的,镜子是反映个人问题最好的方式。怎么找镜子呢?通过交互来找。难以突破的业务、不适应的人和场面、面对事物的情绪反应,这些都是照镜子的抓手。对于公司,是一个道理。按照规律来说,如果事情做对了,应该可以很快的形成变化(不一定直接是业务具体的量化结果比如收入利润),如果这个变化来得不够快,一定就是哪个地方有问题。可能是战略的问题,人的问题,组织的问题,视角的问题。这就是公司瓶颈的镜子。因此,有些企业特别喜欢打攻坚战、走急行军,这种打仗方式,是暴露内部问题的最好手段。阿里早期,一年向外,一年向内的间隔审视,某种程度也在这样进行优化。
关于VC
未来10-15年,一定是VC行业收敛的过程,可能原则上大部分机构都不需要存在。每个玩法,不需要那么多家机构,是个残酷的出清过程。
VC终极要解决三个问题的排序,团队、企业家、LP。不同的VC,会在这三者之间进行不同的排序,由此长出属于这个VC企业独特的逻辑和特征,有些会完全相反。在VC出清收敛的这个过程,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有四五种玩法,可能可以拿到最后的门票。关键的,还是类似其他领域的企业,需要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不断围绕自己的逻辑,构建护城河。单纯模仿,摇摆不定,都最终会难以走入最后的核心玩家层。
未来5-7年,是新一代VC内生性的壁垒构建的窗口期。
VC最后比拼的,是全局的成本最低。这个成本包括了品牌的成本、募资的成本、人才吸引的成本(不是有形的金钱成本)、企业家凝聚的成本等等。在这个角度,VC某种程度有点像一个化工企业,真正牛逼的,不是有一个独门绝技,而是长期不断地去降低成本,让对手做无可做。沃尔玛本质也是如此。
最大的成本往往都是隐性的。VC要实现成本最低,一定是需要规模的。然而规模是结果,根因至少包括,内部能够形成多大范围内的协同,这是内因,更大范围的内部协同,降低了内部成本,才能够在同样业绩基础上hold住更大的管理规模。对外,个人再努力,都比不过一一个集体的方式给单独的队伍加杠杆,增加交换砝码的后劲。就比如,你自己再努力,只能够着的人,用组织作为依托,可能就集体可以够着高得多的人。而这是需要以一个集体的力量去构建等价交换筹码的。
所以,顶尖团队的持续有序凝结、更有效的内部协同与投研能力、产业与其他资源的快速向上升维,会是观察什么VC会有后劲的核心指标。用单一简单化的标签去定义VC,和我们用收入利润客户数量去看企业,都是不靠谱的。在这个核心要素的驱动下,会自然而然形成VC的管理规模扩张,业绩结果。
二级投资可以依靠单兵,一级需要体系,需要连续出击。组织管理战略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很重要。
任何行业的企业家高手追求的,是确定性。不可控的风险,就不要试图去控制他。VC就是如此。追求100倍,夸大100倍项目的把握,是不可控的。要在可控的地方持续做功。可控的地方是啥,不同VC会给出不同答案,比如团队、比如企业家圈子、比如围绕特定LP。
来源:haohao学习
标签:
要文